全球首例换猪心手术成功,患者已能下地走!

 

​上周在美国的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全球第一个接受转基因猪心脏移植手术的人在手术后表现良好。

昨日是术后第九天,他已成功下地行走,目前进入恢复期和观察期。该手术标志着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内或已成为现实。


2021年,纽约大学的外科医生将来自同一株转基因猪的肾脏移植到了两个丧失脑功能的人身上——器官没有发生排斥反应,并且在患者接受呼吸机的情况下正常运作。

近年来,随着“CRISPR – 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出现,“异种移植”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使得创建不受人类免疫系统攻击的猪器官变得更加容易。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 ( UMMC ) 进行的最新移植手术使用了经过十种基因修饰的猪器官。

57岁的David Bennett给了研究团队一个直接进行“猪心-人体移植的机会。

Bennett已经接受心脏支架将近两个月了,由于心律不齐,他无法接受机械心脏泵,也不能接受人体移植。由于他将面临死亡,研究人员获得了FDA的许可并为Bennett移植了一颗猪的心脏。

手术进展顺利,心脏功能看起来一切正常。研究团队将继续监测Bennett的免疫反应和他的心脏功能,并致力于对照临床试验。

这次移植手术的主刀医生,马里兰大学医学博士Bartley Griffit表示:“这是一项突破性的手术,让我们离解决器官短缺问题更近了一步。”

↓↓↓ 前文阅读:世界首例!猪肾移植,人体暂未发生排异反应!

 

 

综合美联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2021年10月20日报道,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刚刚完成一场特殊手术——将猪肾脏移植到人体中。这是世界首次。

 

目前,人类受体一切正常,暂时没有产生排异反应。如果实验成功这表明猪的器官将可以被安全地用于拯救人类生命。

 

据悉,该枚肾脏源自一只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该猪被敲除了α-Gal基因。此基因修饰旨在避免人体免疫系统对其发动攻击。人类受体是一名肾功能不全的女性脑死亡患者,其家人同意在她停止生命迹象之前进行这项实验。



异种移植的先驱

由于可以解决人类移植器官的短缺问题,“异种移植”一直是科学家们几十年来的一个梦想。在猪之前,灵长类动物是领域热点。

1984年,美国洛马林达大学医疗中心移植外科医生Leonard Bailey将一颗狒狒的心脏移植到一个出生仅12天的畸形婴儿体内。21天后,因血型不相容,婴儿离开人世。在此之前,Bailey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克服免疫系统对外来器官的快速排异反应……

虽然没有成功,但这次试验是开创性的。第二年,Bailey在一个婴儿身上进行世界首例人类供体到人类受体的心脏移植手术,并取得成功。

2019年,Bailey去世,享年76岁。他的许多移植患者都比他长寿。


追梦37年攻克猪基因

从“狒狒到人”,“人到人”,再到“猪到人”,人类走过了37年。但从医学总体进步的角度看,移植技术前进的速度并不慢。它的这次进步,得益于基因技术的发展。

猪,是目前解决人类器官短缺问题的研究重点。猪的心脏瓣膜已在人类身上成功使用了几十年;血液稀释剂肝素是从猪肠中提取出来的;移植被用于烧伤;中国外科医生用猪的角膜来恢复患者视力。

但是,在猪器官移植到人体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障碍:猪细胞中有一种与人体无关基因,会导致免疫系统“立即排斥”。

最终,实验团队请基因编辑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参与设计,重新“编辑”了实验用猪——它被敲除了那个名叫α-Gal的基因,避免了人体免疫系统发动攻击。

为了避免血型相冲,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移植研究所所长Robert Montgomery教授团队特意选取了O型血的猪(即通用供体)。

上个月,团队把一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一位已故人类受体管相连并观察了两天。他们发现,腰子做了该做的事——过滤废物并产生尿液,没有引发排异反应。


见证奇迹的时刻

当日进行到手术尾声,在Montgomery教授用手术夹钳按住患者血管的那一刻,他知道,一旦他松开夹钳,人类的血液就会注入这个新器官——猪的肾脏。为了这一刻,Montgomery教授了整整三年。

如果新肾脏迅速变,那就是免疫系统吹响了集结号。也意味着Montgomery团队这几年的工作付诸东流……

手术团队成员安慰教授:“无论我们把夹钳松开后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学到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而且,那些都将是以前从未有人知道的东西。”

所幸,新肾脏没有变蓝。

Montgomery说:“手术非常正常。新器官功能表现良好没有发生让我们担心的事情移植后,受体原异常的肌酐水平正常

该手术得到了一家联合治疗公司$320万美元的资助。

设计这只猪的基因编辑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首席执行官Martine Rothblat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实现异种移植计划的重要一步,在不久的将来,异种移植每年将挽救数千人的生命。”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写评论
昵称:
匿名
验证码:
内容:
热 点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