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苗接种活动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很多人都已经完成了接种。按照常识,完成之后我们当然要继续遵守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并与人保持距离。但是,接种疫苗之后被感染的几率有多大?如果感染,患者的传染性又有多强?这些问题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设立专门网站,公布了新冠“突破性病例”数据。根据CDC的定义,在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14天后,在呼吸道样本中被发现新冠病毒RNA或抗原的患者,均被归于“突破性感染病例”(breakthrough case)。CDC日前首次公布信息显示:2020年12月14日到2021年4月13日期间,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美国人超过了7500万。于此期间,CDC收到了来自全美43个州和地区的5814份“突破性感染”病例。照此计算,“接种疫苗后再次被感染”的人口比率不到万分之一。所谓“接种疫苗后再次被感染”,是指“从未被感染、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后被感染”的人,以及“曾经被感染、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后再次被感染”的人。
CDC解释说,尽管不是因新冠直接导致住院或死亡,但只要患者已经完成接种并随后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感染阳性,均被列入“突破性病例”。根据以上数据,CDC指出:“疫苗效力通常不会达到100%,而且即便接种者再次感染、住院或因新冠死亡,其比例也很小,因此总的来说,新冠疫苗很有效。”CDC同时指出,由于监控系统依赖地方医疗卫生部门的自愿报告,而且由于检测量少,并非所有突破性病例都会被及时发现。因此,突破性病例的实际数目会高于目前收集到的数字。例如,目前收集到的数据中有1695无症状感染者均非主动上报,他们接受检测是出于职业需要及其他原因。研究显示,接种疫苗者再次被感染,其所携带的病毒载量会减少,其可能导致的传染性自然也会更低一些。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接种一剂辉瑞-BNT的mRNA疫苗12天后,新冠阳性患者样本中的病毒RNA水平要显著低于未接种者。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释放出更少病毒,从而传染性降低。
虽然科学家至今尚未能确定“新冠病毒致人感染的最少病毒载量是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病毒载量与传染性呈正比例关系。由于大流行的全球化特性以及疫苗施打的不均衡现实,接种疫苗后发生突破性感染的可能性或将存在很长时间。而严格遵守现有防疫措施,加速接种新冠疫苗,产生群体免疫力现在正成为关键目标。也就是说,抛开本地区、本省、本国,甚至本洲的疫苗接种率,只有在全世界达成群体免疫后,人类的生活才能真正正常。因此,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也必须谨慎起见,继续像没打过疫苗一样,严格遵守防疫规定,继续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