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五大城市177家店的382份海鲜,有意无意贴错标签以次充好者竟然近半
据CBC报道,一个总部设在多伦多的非营利组织Oceana Canada日前向消费者发出警告:
“无论是超市,还是餐馆,加拿大有近一半的海鲜(刺身)产品名不副实,或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或有意无意错贴标签,总之是想让消费者多掏钱。关键是,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行为或将导致消费者因误食而致病。”
这个组织在昨日发表的报告中称,他们以前曾做过类似的研究,但这次涉及的城市更多,检测的样本也更多,这应该是加拿大历史上最为全面的一次相关调查。
总共382个样本,分别取自加拿大五大城市的177个零售超市或餐馆,这些城市包括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渥太华和哈利法克斯。
DNA检测结果显示,在这382个样本中,有168个不符合联邦食检局CFIA(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的规定——“贴错标签”,占到了样本总数的44%。
CBC报道说,其实加拿大联邦食检局也曾做过类似的DNA检测,但结果并没有像这份调查报告说的这般触目惊心。
CFIA之前的报告显示,在2013-2014年间的DNA检测中,只有6%的产品”贴错标签“;而在2013-2016年间,这个比例是14.8%。
花了野生的钱,吃到的可能却是条人工的……
Oceana Canada的最新报告称,“乱贴标签”以及“以次充好”的情况在餐馆中更为普遍,有52%的海鲜产品名不副实,而超市则有22%的产品是这个情况。
接受调查的五大城市中,有很多餐馆声称是用红鲷鱼(red snapper),黄尾鱼(yellowtail)或鲳鱼(butterfish)做食材,然而检测中没有一个样本属于这些鱼类。
此外,有50%的鲈鱼样本被贴错了标签,比目鱼则有42%,金枪鱼是41%,大比目鱼35%,鳕鱼32%,三文鱼则有18%。
本次报告作者之一的Josh Laughren在接受CBC采访时表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鱼类被混淆时有发生——
“有些是无心之错——因为现在商品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有的鱼类在一个国家捕捞,运到另一个国家加工,再运到第三个国家销售。在转运过程中难免出错。”
“但有时候则是商家或餐馆老板有意为之——把低价鱼类标注为高价鱼,“鱼目混珠”,”坑蒙拐骗“,多挣钱。”
“这种情况似乎很容易发生(很容易造假)。因为鱼类被加工之后,切割或油炸之后,成了鱼块,鱼丸之后,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
图中是便宜的鲭鱼?还是贵一些的鲳鱼?
你能看出来吗?(答案是鲭鱼)
比如,野生三文鱼很可能是人工饲养的大西洋三文鱼;价格很贵的鲈鱼有可能是很普通的鲢鱼;很一般的鲭鱼(Escolar)则会被奸商当做白色的金枪鱼(white tuna)来卖。
最好的例子就是鲭鱼(Escolar),这种鱼富含汞或其它化学元素,但往往被店家标注为没有毒性的鲳鱼,甚至是金枪鱼来卖。
报告特别提醒消费者,鱼类以次充好或名不副实,还只是让消费者多掏点儿钱。但如果有些鱼类是珍稀物种或是临危物种而故意以此来混淆视听,那么这就是违法了。
更糟的是,有些海产品及鱼类本身具有健康风险,其体内富含有害的化学成分,如果被贴上了无害鱼类的标签,消费者上当受骗不算,再给吃出病来,那就更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