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魁北克
第一次看到《魁北客》网站时,它的外文名Oh Quebec让我联想到朋友伯尼(Bernie, 母语英语) 书架上的一本书。我问伯尼时他没有一点印象,几天后他却找到了这本书——《哦加拿大!哦 魁北克!》(《Oh Canada! Oh Quebec! 》) 。这本副标题为《一个分裂国的安魂曲》(《Requiem for a Divided Country》) 的时政评论集,出版于1992年。作者是蒙特利尔土生土长,有名的英文小说家,电影剧作家——莫德凯·吕石勒(Mordecai Richler)。
我费劲地拼读这个不常见的名字,伯尼一音节一音节地教我“莫——德——凯” (Mor-de-cai) ,他解释说:“ 他是个犹太人,之前生活在圣劳伦斯大街(Boulevard Saint-Laurent)。”
“他对加拿大和魁北克有什么看法?”
“哦,他讨厌魁独,魁独们也讨厌他。”
我把这本书看完后,发现伯尼说的不对(后来他说他其实没看过莫德凯的书)。90年代初,魁北克的执政党并非支持独立的魁人党 (Parti québécois),而是反对独立的自由党(Parti libéral)。这本书的主题不是关于魁北克独立与否,而是178号法案(自由党领导人罗伯特布·哈撒 (Robert Bourassa) 提出的,明确法语为魁省唯一可以在对外招牌中使用的语言)。
我问书虫朋友小杰(Gerald,母语英语),除了魁人党外,其他魁北克人是否也都讨厌莫德凯。他说,“为什么要讨厌他呢,他可是名声在外的蒙特利尔的作家呢。”
小嘉 (Jacinthe, 母语法语),每个月在家举办一次读书会的我的邻居说,“我没听过这个人”。
我的法语老师则说,“他的小说值得看,但是不要看他的政治评论”。我问他是否因为莫德凯对法裔魁北克人有偏见,他立马回答,”Mais oui”。
1994年5月30日纽约客(《New Yorker》)刊登了一篇莫德凯的时评《O Quebec》。他极尽讽刺之能嘲笑招牌法案,使魁北克政府变成美国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此事让魁北克人对莫德凯十分反感。20多年后的今天,无论母语是英语还是其他语言的蒙特利尔人,早已习惯招牌上的法语,也许很难想象当时的争锋相对。假设从未读过他小说的法裔加拿大人,读了这篇使他声明狼藉的时评,绝不会有兴趣读他的其他作品。
米歇尔(Michelle,母语法语),在蒙特利尔出版社工作的朋友跟我说,北方出版社(Les Éditions du Boréal)取得了莫德凯五本关于蒙特利尔的小说的法语译文出版权。《Son of a Smaller Hero》 (1955); 《the Apprenticeship of Duddy Kravitz》 (1959); 《Saint Urbain’s Horseman》 (1971); 《Joshua Then and Now》(1980, 1985改编成电影); 《Solomon Gursky was Here》 (1989) 。这本写于1989年的小说被认为是描写蒙特利尔犹太豪门布朗夫曼家族(Bronfman)真人真事的小说。之前这些小说只在法国翻译出版过,但因翻译得太差,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法裔加拿大人看了法国翻译的版本,不会觉得莫德凯是个了不起的作家。目前没有关于出版法文版《巴尼正传》(《Barney’s Version》) (1977)的消息,但由这本莫德凯半自传式小说改编的好莱坞电影,却有法语和中文的字幕可选。
历时5年,耗资70万加币,今年夏天终于翻修完成的莫德凯凉亭位于皇家山上,成为蒙特利尔市政工程的一个笑谈
100年前,新移民都以圣劳伦斯大街为轴心聚居。比如唐人街就位于该大街的尾端(现在的唐人街比那时已缩小了许多)。而谢尔布克路(Rue Sherbrooke)以北则是东欧犹太移民的聚集地。迈尔恩德片区(Mile End)是莫德凯成长的地方,也是他长大后迫切想离开的地方。他1949年离开蒙特利尔去了伦敦。这里的人和故事后来都被他写进了小说。
1972年,莫德凯与他的妻子佛伦斯(Florence) 带着他们的孩子,回到他俩共同的出生地蒙特利尔时,并没有选择住在迈尔恩德这个拥挤的蓝领区,而是选择了林荫密布的富人区西山(Westmount) 。很快他身边就集聚了和他一样母语为英语的蒙特利尔人,当中有犹太人、文学及媒体的名流。文头的卡通画像为《Gazette》报纸的插画家Aislin所作,这是70-80年代莫德凯在朋友眼里的形象:凌乱的头发,讽刺的神情,在伍迪的酒吧 (Woody’s bar) 喝着威士忌,抽着雪茄。
1976年对中国和魁北克都是异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周恩来逝世;7月唐山大地震;9月毛泽东逝世,随后结束了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同年,蒙特利尔市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斜塔未完工的情况下(直到今日市政府仍然在为其支付高额的维护费),举办了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届奥运会没有中国队参赛:中华民国 (台湾) 首次被拒绝代表中国参赛,因当时加拿大 (Pierre Trudeau老土豆执政政府) 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处于多事之秋,无暇临时组织参赛队伍;11月魁人党当选,并在不久的将来引导了第一次魁独公投。对于45岁的莫德凯也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写了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告知与她断交,直到20年后其母过世,他们都没有再联系过。大部分读者是从2010年查尔斯佛兰 (Charles Foran) 发表的莫德凯传记里才得知,莫德凯的童年并不幸福。
80年代末,莫德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的艾第地区 (L’Estrie) 度过,在那里的度假屋里完成了那个时期大部分的作品,包括这本《哦加拿大!哦魁北克!》。我们可以从2002年上映的电影《巴尼正传》里欣赏到艾第地区的美丽风景。电影主角巴尼是一名意大利裔蒙特利尔作家 (由PaulGiamatti扮演) ,他在与第一任妻子 (来自西山区的女子) 结婚的婚礼晚宴当晚,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另外一名女子米里亚姆 (Miriam),后来米里亚姆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这情节来自莫德凯的真实生活,他与第二任妻子佛伦斯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伦敦相识相爱并结婚的。
以莫德凯命名的图书馆
迈尔恩德有一个以他命名的公共图书馆,座落在帕克街(Ave. Parc) 靠近圣维亚特西路 (Rue Saint-Viateur O) 处,是一座漂亮的英国新教教堂(建于光绪30年)改建的。不远处是一家我去过的百吉饼(bagel) 店。我刚到加拿大时,一个同胞非要在昏暗寒冷的冬天拽我出门,就为了吃到刚出炉的热乎乎的百吉饼。图书馆是去年改的名,在莫德凯死后的14年,比起何内勒维克大街(Boulevard Réne-Lévesque) 的更名速度,明显要慢了许多。
昨天我租了由他剧本改编的电影《The Apprenticeship of Duddy Kravitz》看,电影是在蒙特利尔拍摄的,那时莫德凯刚从伦敦回蒙特利尔不久。如果你熟悉迈尔恩德片区,你可以从电影里找到熟悉的场景,也可以看出导演Ted Kotcheff如何小心翼翼地避免把50年代后的建筑纳入到镜头。
图中:2015年音乐剧 《The Apprenticeship of DuddyKravitz》的主演肯詹姆斯斯特华特(Ken JamesStewart 中)和两个老人在Wilensky’s熏肉店---一个经常出现在莫德凯小说里的50年代风格的餐馆,位于费尔蒙西街(Avenue Fairmount O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