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作者

分类

【魁北客大家说】不要让我们的人格输给一片薄薄的口罩!

写日记是我多年以来的习惯,以至于通常情况下我都能说出自己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当我翻看2020开年的这段时光的时候,有一个词怎么都躲不开,那就是“口罩”。




对于口罩的短缺现象,我比相当一部分人后知后觉,但又比另外一部分人先知先觉,所以今天我想把自己的这条时间线整理一下。



第一次了解到口罩短缺这件事还挺意外的,那是因为看到一个朋友在吐槽某私厨老板把自己的菜品和口罩捆绑售卖,买自家小菜可配买口罩(特别标注口罩未加价),显然,老百姓并不领情,对于这种事先囤积,困难时期有条件售卖的行为是颇有微词的。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市场上早已“一罩难求”。


没过几天,正在读大学预科(CEGEP)的儿子回家说,他们学校里有一个小姐姐正在组织募捐,筹集完资金之后准备采购口罩、防护服等物品寄回中国,支持祖国抗疫,孩子热心参加公益活动必须支持啊。这一天是2020年1月26日。


第二天,2020年1月27日,我和儿子开始扫街,为他们募集完善款之后的采购寻找货源,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他下午有课,我们一上午走了十家药店(大家熟识的几家大连锁店,医院诊所下面的药房,私人诊所)。


最后,只有一家药店的店员拿出来仅有的一盒医用N95口罩,对我俩说,每人限购2个,当时的完税价格是3.44刀1个,儿子对我说,太贵了吧,他的标准是学生募集款项的购买力,而我对于口罩价格则是一无所知,无论如何,这传说中的医用N95,就算只能买4个,也聊胜于无吧。


2020年1月28日,我的朋友圈里,有美国朋友陆陆续续晒出往国内邮寄捐赠口罩的帖子了,细问货源,都是早前下的订单,一部分被取消了,没有取消能到货的,就成批成批的寄回去。


此时儿子和他的同学们还在继续为货源奔走,我凭一己之力又跑过十几二十家药房,仍是一无所获。这是我人到中年,第一次体会到,就算你拿着钱,都买不到想要的东西的无奈。


2020130日,有朋友去美国办事,我托她帮忙看看那边的药店里能不能买到口罩,结论是全线断货。


2020131日,儿子的小伙伴们倍感无助,终于放弃了口罩,联系了大学里的学长,勉强帮忙采购了医用手套等一些外围防护品,当天启运,22日到京,23日通关,发运,4日到达武汉,5日分发至指定医院。尽管整个行动大受赞赏,但口罩仍然成为他们心底的缺憾。




于此同时,各微信群里也开始讨论口罩的各种分类,正确的佩戴方式,捐赠的物流渠道等等,而我也在这些海量信息中了解到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传说中的3M 1860医用N95,目前只有在武汉一线医院和传说中存在,即使是国内的二线城市的一线医生,最好的防护装备也仅仅是3M 8210外加外科手术口罩,并且在实际操作中,捐赠3M 8210也完全被接受。


国内的抗疫之战如火如荼,这边确实大批的人除了忙于捐赠,还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口罩之需,事实证明,我所知道的很多参与了捐赠的人,都并没有给自己留一盒作为预备之用。


在这场疫情面前,每个人的焦虑指数确实因为性格,经历,环境有所不同,而我大概是因为之前遇到过很多小概率事件,属于焦虑指数偏高的那一群,因此,也一直在持续关注方方面面的信息。


2020217日,偶然间在美国亚马逊网站看到了口罩的踪迹,3M 8511款,问过懂行的朋友说,这种带单向阀的口罩,医护人员是不允许使用的,已经生病的病人也不可以使用,身体健康的人做日常防护是可以的,当时美国亚马逊的价格是完税48美金10个免邮费,同一天,加拿大亚马逊的价格是20加币10个外加130加币邮费,无论我是否理解,事实就摆在那里,我在美国亚马逊下了单,快递到边境仓库。


2020221日,口罩顺利递送至边境仓库。


                  

2020年2月25日,我出纽约州海关前去提货,当时的海关官员详细询问:“你上次回中国是什么时候?”“去了哪个城市?”“住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取回这盒8511,我悬着的心稍微踏实了一些。


2020226日,随着魁省首例新冠病例的出现,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那天,我出城去100多公里以外的一个小镇办事,路过一家建材店,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走了进去,非常意外的发现了3M 8210。


当时的价格是完税10加币2个,126日亚马逊价格为14美金10个,已经翻了三倍!我又买了10个,店员说,从今天早上开始气氛突然紧张起来,人们纷纷来询问口罩的事情,店里也调用了所有库存,但是几乎是秒光。


回家路上,我把路过的建材店,药店都进了一遍,在其中一家药店买到了最后一包10个外科口罩,价格是完税7.5加币一包。顺便买了两瓶消毒洗手液和一盒一次性医用手套,在我买的那一刻,我从未想过这个产品有一天也会像口罩一样变得稀缺。这一天,亚马逊上的口罩再次全线断货。


2020228日,我把自己购买的口罩每一种都分出来几个,加上一瓶消毒洗手液寄给温哥华的闺蜜,34日,她如数收到,我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三月初,我所活跃的钓鱼群开始组织为祖国抗疫募捐,此时大部分人都已用尽洪荒之力参与了好几轮募捐,再也没有人有渠道能买到口罩或防护用品了,于是我们采用了现金的方式,把款项打给了相关机构。


313日,有一位不会网购的大姐,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在医院工作,她托我在沃尔玛网站上下单购买一些外科口罩,这批口罩直到今天仍没有送达,我想在这特殊时期,物流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除了等待,我们好像也别无选择。


在此后的日子里,疫情和物资供给很快出现了逆转,首先是朋友圈、微信群里出现大量卖口罩的信息,还出现很多负面的过期口罩、假口罩、高价口罩的各种信息,因为家里的“战略储备”已经够应对几周一次的外出购物,我不再在买与不买之间纠结。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戴与不戴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事实是,尽管我和儿子都早早的在书包里准备了口罩、酒精湿巾和洗手液,截至到312日我最后一次和朋友相约外出就餐,我并没有戴口罩;儿子在学校停课的最后一天,也并没有戴口罩。他说,那一天,学校里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戴起了口罩。


2020323日,当我得知在医院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依然存在着是否允许戴口罩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彻底无法淡定了。于是我决定把她们的故事写出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呼吁戴口罩照顾病人的权力。


截至今天,无论是采购物资的到位,还是媒体的推波助澜,护士群里陆陆续续传来了好消息,戴口罩终于成为她们服务病人的必要保障,大部分医院都对防护政策作出了调整。而就在此时此刻,也依然有一小部分人,仍然混迹于各个募捐群,义工群兜售高价甚至是过期口罩。

最后,我想借用一段哈佛校长的话:“没人能预知在后面的几个星期即将面临我们的是什么,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COVID-19将考验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显示的超脱于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非我所愿的复杂混沌的时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愿我们与智慧和风度同行。



这位尊敬的校长和夫人目前都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我愿在此祈祷他们早日康复,祈祷每个人健康平安。不要让我们的人格输给一片薄薄的口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