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多伦多医生班廷(Frederick Banting)发现了胰岛素。随后,他与多伦多大学教授、苏格兰生理学家麦克劳德(John Macleod)等人合作,成功提取了胰岛素并将其用于临床治疗。
101年后,加拿大UBC大学科研团队继往开来,取得了一项“革命性的医学发现”——糖尿病患者靠打针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有可能会被彻底改变。
研究小组发现,最新版本的口服片剂所提供的胰岛素,被实验老鼠吸收的方式与注射胰岛素的方式完全相同,这给每天不得不扎好几次针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全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游戏规则即将被改变,”UBC教授Anubhav Pratap-Singh博士近日向媒体解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
“这些令人兴奋的结果表明,我们正在开发一种不再需要于每餐之前扎针注射的胰岛素制剂,从而改善了全球超过900万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而值得我们骄傲的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密切参与该项目的博士生是个华人,名叫Yigong Guo(音译:郭一公)。
郭一公介绍说:“在之前的片剂开发尝试中,药片(大部分胰岛素)都会进入胃部……而现在,他们发现,新版本药片中的胰岛素几乎100%都会直接进入肝脏。”
“即使两个小时后,我们也没有在我们测试的老鼠胃中发现任何胰岛素。所有胰岛素都在肝脏中,这里是胰岛素的理想靶点,这确实是我们想看到的,”
换句话说,UBC研究团队改变了胰岛素的传统传送方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扎针绝不是最舒适或者最方便的胰岛素输送方式。正如Pratap-Singh博士所说,寻找不用注射胰岛素背后的灵感来自于他患有糖尿病的父亲,他在过去 15年中每天都必须注射3-4次胰岛素,他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随着其他几种口服胰岛素替代品的测试与开发,UBC团队一直致力于解决“在何处、以及如何促进更高的胰岛素吸收率”这一难题。
巧妙的是,Pratap-Singh博士团队开发的药片,不是吞咽的,而是放在牙龈和脸颊之间慢慢溶解。
“药片在内颊内衬和嘴唇后部的薄膜(亦称“颊粘膜”)之间的位置溶解。关键是,药片中的全部胰岛素都会被送至肝脏。整个过程中,胰岛素都不会被浪费,也不会被分解。”
郭一公说:“通常,患者每次都需要100iu的胰岛素,而其他正在开发的、进入胃部的吞服片剂必须提供500iu的胰岛素,因为大部分都会被浪费掉……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此外,UBC团队另一名研究者Baldelli博士表示,“与其他开发中的胰岛素吞服片,以及常规的注射方式相比,我们团队的口含片效率更高。
“其他吞服片剂大约会在2-4小时内缓释胰岛素。注射胰岛素会在30-120分钟内完全释放。而我们的口含片则能在半小时后吸收,并持续大约2-4个小时。”
这项研究的第一部分已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的《科学报告》杂志上。
Pratap-Singh博士表示,“该口含片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潜在好处,其可持续性、可及性以及成本效益都很高。”
“据统计,目前有超过30万加拿大人必须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除舒适性与方便性外,由此产生的大量针头、注射器塑料等环境废物很难被回收填埋,而我们的药片,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此外,他们的胰岛素替代品更容易制造、更便宜,运输也更加方便,也不用想注射剂那样必须低温保存。”
据报,UBC的研究尚未进入人体试验阶段。Pratap-Singh博士表示,要想实现这一点,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资金以及合作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