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作者

分类

暴雨过后,三具浮尸…一位中国前院长在美国的悲苦人生

 

​生命无常,世事难料。本文讲述的是武汉建筑设计院前院长冷鸿升及其家人在美国的悲苦人生。

去了美国就是一步好棋吗?有人说,冷鸿升一家三口死于自然灾害,但也有人说,他们死于贫困交加。

6.jpg

泡发的尸体,华人面孔,白发苍苍

2021年8月30日,飓风“艾达”(Ida)袭击美东地区,纽约法拉盛社区华人聚居区成为泽国。

9月2日中午,大水渐退,三具尸体漂上街头。尸体已经被水泡发,三人都是华人面孔,其中一位老者白发苍苍。

时代广场卖画,最喜欢画“竹子”和“春天”

从死者衣着判断,警察一度认定他们是一个流浪家庭。然而,并不是。那位老者是中国武汉建筑设计院前院长,名叫冷鸿升。

冷鸿升曾特意选在纽约时代广场售卖他的画,那里有霓虹灯和大卖场,他似乎认为如此热闹的背景一定会反衬出他作品的宁静。

他擅长中国水墨画,最引以为傲的题材是“竹子”与“春天”。在中式绘画语言中,“竹子”寓意“气节”,而“春天”则代表“希望”。

3.jpg

旅游团脱团,黑在美国,拿到难民签证

1995年,临近退休的冷鸿升报名参加美国旅行团,抵美后立即脱团。

他主动去了美国移民局,向官员证明自己“是中国学者,有诸多水利方面的科研成果以及发明专利”,他想获得政治庇护……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国移民局既没有遣返他,也没有给他身份……

直到2001年,冷鸿升才在移民律师的帮助下拿到了一张难民签证。

从非法移民到合法居留,冷鸿升只用了6年,看起来还算顺利……只不过,拿到身份的冷鸿升已经61岁。

没有合适的工作,他只能作画维生……写文章倒是也能赚点稿费,但那样的机会并不太多。

据悉,911事件后,冷鸿升还曾提交过“世贸中心纪念馆”的设计稿,但可惜未被采用。

5.jpg

把妻女骗到美国,住地下室,捡垃圾

年复一年,冷鸿升的日子越过越没劲。他给国内的妻子写信说:“美国能帮咱们治好女儿的自闭症……你赶紧把房卖掉,把所有的钱都带来,我们以后都做美国人……”

妻子沈爱华信以为真,她把他们的房子以及冷鸿升的祖宅全都卖了,然后怀揣巨款,带着女儿跑到纽约。

一来,就傻眼了——院长丈夫竟然住在这么一个低矮、狭窄、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

但最令沈爱华接受不了的是,在美国,女儿的自闭症“完全没得治”……原本在国内,女儿还有基本治疗,但在这里,由于没钱购买医疗保险,加上这种病不算紧急致命病,因此医疗费贵得吓人。

不过,一家三口团聚还是有好处的,他们终于可以吃到“政府福利”了……但除此之外,他们只能靠捡垃圾过活。

前几年,冷鸿升不幸中风,再难作画……他只能躺在家中,而他的妻女,则每天上街,去寻找那些可回收退费的塑料制品或电子垃圾。

1.jpg

洪水瞬间灌满地下室

2021年9月1日晚,大水灌进冷鸿升的家,转瞬间,大水已至腰部。

可怜冷鸿升,身患中风无法行动。而妻子沈爱华和女儿也都没能出去,水量太大,流速太猛……洪水灌满地下室,一家人全部罹难。

9月2日,冷鸿升一家三口的尸体顺水漂出街道,被人发现。

在一位与冷鸿升有交情的华人移民律师反复确认后,几位热心的中国老乡帮忙将他们的尸体火化。

随后,华人社群发动募捐,并托人将其骨灰带回中国,葬于武汉。

非法隔间,但并不省钱

在纽约法拉盛,租住地下室的人并不算少。冷鸿升家所住的地下室总面积为93平方米,但被分割成多个单间。

除冷鸿升一家外,还有两家也是中国移民。不过,所幸在洪水发生时,那两家人都不在。一家回中国探亲了,另一家的单身男子当时正在外面打工。

在这个地下室里死亡的不止冷鸿升一家,还有另外8名亚裔居民。

据纽约市建筑局事后统计,淹死人的6处房屋中,有5处,包括冷鸿升一家居住的地下室,均属于非法改建。

然而,这种非法改建的居住空间并不便宜。

据悉,死难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在$39,763美元-$50,952美元不等,而该地区月租金中位数为$2,250美元。也就是说,全年房租大约需要$27,000美元,租房者每月用于其它基本生活的钱……只有区区一两千美元。

4.jpg

家境优越,学术高超,但不善交际

冷鸿升生于1939年,辽宁营口人。其父经商,因此家境优越。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带领全家南下武汉定居。

冷鸿升自小便接受着优于常人的教育,其父一直在为他聘请中、外家教。冷鸿升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去了武汉水利部门。

作为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冷鸿升怀揣一腔热血,奋发钻研各项水利难题,与教授和同学们攻破了不少技术难关。由于表现突出,他很快便成为武汉水利部门的高级设计师。

然而,冷鸿升不善于交际,尤其是婚恋方面……直到1980年,41岁的冷鸿升才结婚。他迎娶了自己的学生,比自己小17岁的沈爱华。

2.jpg

为追求艺术自由,他决定移民美国

1990年,51岁的冷鸿升和妻子沈爱华生下女儿,起名“冷凌”。

此时,冷鸿升不仅生活美满,事业上也一帆风顺。他当上了武汉建筑设计院院长,他发表的论文获得很多奖项……他的工资、奖金加起来,月入上万——要知道,那可是1990年。

日子一好,人便有了更多追求。冷鸿升自小喜欢西洋艺术,为追求艺术自由,他决定移民美国。

当时的美国只喜欢接受三类移民,有技术的年轻人,热衷捐款的有钱人,再有,就是政治避难者。冷鸿升不太符合前两条,他只能选择第三项。

就像上文所述,1995年,他实施了他的“赴美计划”。

冷鸿升自己选择不归路……他的妻女最可怜。

妻子沈爱华一直以为,“团圆”是美好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算女儿有残疾,未来……

她们死得好冤屈。

文章整理自:NBS、BBC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