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拿大权威机构Fraser Institute 2018年魁省中学最新排名出炉。下面依次是魁省排名前10的私立和公立中学。
如上所示,共有3所中学获得满分10分。两所私立:Jean-de-Brébeuf 和 Jean-Eudes in Montreal, 一家公立:École d’éducation internationale | McMasterville。而去年获得满分的学校共有5所。
魁北客前文:揭开魁省中学排名的神秘面纱
菲沙内部人员表示,此排名只是一种表面信息,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违背了他们的初衷。
“魁省中学排行榜”大揭秘
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是加拿大著名智库,独立无党派,总部设在加拿大,触角伸向全世界的统计、研究和教育机构。他不受雇于任何政府和组织,以保证其统计结果的客观。
魁省的中学统计正是他们搞的,在加拿大,他们不止做了魁省,还做了阿尔伯塔、卑诗省和安大略省。但魁省只做了中学,那三个省还做了小学的排名。
以下截图是菲沙研究所2015年出炉的关于魁省中学的正式统计报告,它于当年一共统计了454所中学的数据。我们将以此为例,详细解读出各项数据背后真正的含义。
在报告中,每所学校的数据都是一个单独的统计表,当然在单列统计表的后面,确实有一张“大排行”。但如果你真的看懂了单列统计表中各项统计指标的含义,你会发现,单列统计表的意义要比“大排行”深刻得多。
解 读
下图是2013/2014年度的某校的单列统计表。我们就借这张图,为大家做个分析:
表中标注的“nd”用来表示某指标的数据没有被提供或者已失效,也可能是某学校或某科目在某年关停并转。
A栏:显示学校的名称和该校该年度的学生总数。
分析:哪个学校人多,采样就多,变量就小;哪个学校人少,采样就少,差异就明显,变量就大。采样人数不同,统计结果就失去了可比性。
B栏左边:En retard (%) “年龄差率”:升入中学四年级时,年满16岁及以上的学生占同级全部学生的比例。
B栏中间:EHDAA (%) :是残、障学生所占的比例。
分析:超出同龄孩子的学生自然会更加成熟懂事,加上残障学生的比例,这些数字都会影响到各个学校的数据采样。比如,政府要求公立学校必须接收残障学生,而对私立学校则无法要求。
B栏右边:Rang:该学校当年或于五年内在全省学校中排名的位置。
分析:该位置是由历史数据统计得来,对历史数据的质疑也同样延续至今,本文正是对这一数据的解构。
C-G栏 表示的是五门主要课程考试的平均成绩。
中学五年级的语文(含第一语言C及第二语言D),中学四年级的人文历史E,科学技术F和数学G。
分析:考试的平均成绩自然是客观的,但五门之外的课程比如艺术和体育,也是一所真正好学校的组成部分。
H栏 Échec (%)“不及格率”:参加考试的人数中不及格人数的比例。
分析:不及格率虽然是个硬指标,但这不是全省统考,各个学校所出的题目有难有易,这哪儿来的标准呢?
I 栏 Surestimation par l’école:超出五个主要科目平均成绩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分析:成绩好自然学校好,但尖子生多对孩子来讲就一定是所好学校吗?
J、K栏 Écart sexes“性别差”:男生和女生之间在语文和数学这两门课程中平均成绩的差距。用F表示女生分数高,用M表示男生分数高,用E表示该科成绩男女无差距。这个差异指标数值越小,表明该校在此方面照顾周到,工作出色。
分析:虽然这个数据很具人性化,但“男女生比例”会造成这个指标失去横向比较的意义。全校都是男生,只有一个女生班的学校;女生多,多到没有男生的女校(男校同理),这个数据将永远是E,这个和男女生混校的数据之间怎么比呢?
L栏 Progression – Taux de retard “延迟率”或叫“进展率”:该指标考虑的是中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正常就读的人数比例(不包括提前毕业的,也不包括留级蹲班的)。进展率关注的是该校的学生是否能在正常时间内完成他们的中学课程。
分析:这个指标照顾的是正常发展的概念,不冒进也不拖沓,在正常的世界过正常的人生。
但现实是,有些私立中学会实行淘汰制,每年都会“委婉的”劝退班里考试成绩最差(不一定是不及格哦)的学生,空位将由学习更好的转校生填补。而公校再“委婉”也不可以随意劝退任何一个学生的。这个学生出局了,那个同学补位了,人数上没有变化,那么这里的“进展率”也不会变,公私校之间、没有淘汰制的私校之间,如何比较呢?
M栏 Cote globale (sur 10) 整体评级(总分10分):这个分数就是以上所有指标加权之后的最后得分。
分析:这里暂时无法理解,编辑我想破脑袋也不知道这个加权的公式到底是什么。
N栏 Tendance 趋势:是指在学校绩效表现上,和在整体指标统计上是否有显著的变化。
分析:趋势指标采纳的是最近五年的数据。向上的箭头表示学校的各方面有所进步,相反则表示学校的表现恶化了。破折号(–)则表示没有显著的趋势。
菲沙的解释
菲沙首先解释说:并不是所有的魁北克的中学都包含在此排名内。
中学四年级学生少于10人,或是无法提供其他足够数据的学校,成人继续教育学校,由非居民学生构成的外国人学校,没有完整教学课程的学校,都不进入统计。但没有参加统计的学校,并不意味着它不是一个学校。
指标的计算方式也在不断的被改善,历史上的一些数据也在不断被修正,所以今年提供的历史数据与往年的数据相比可能会略有差异。
对于流传于世、甚至被奉为择校宝典的这份“排行榜”,菲沙表示,你当然可以用该表的数据作为比较某个学校在全体学校中位置的参考。但是,菲沙研究所强调说:我们不推荐这样做。
“这个排名只是一种家长在选择学校时的客观工具,他更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结合参观学校,与学校教职员工、在校生和在校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后,再做最后的选择。”
其他规律
另外,《魁北客》还发现了一些菲沙研究所没有统计到的“江湖野律”。比如:
中国人多的学校排名会靠前;
印度人的数学也不是白给的;
学生的家庭平均收入高,该校的排名也靠前;
有些私校重视体育,录取时也会考虑特长和奖状;
有些则更重视家族传承,不经考试而择人,连年任人唯亲。
结 论
菲沙对每个学校的统计都是精准的,但因各校没有在同一标准下提供数据,造成同一参数之间失去了关联,使得不同的学校之间失去了比较的意义。
而对于同一所学校来讲,参照它自身的历年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它是否对某个分值低的领域进行了改善,学校是否重视了自身的不足,到底是进步了还是越办越糟。
所以,当我们把那个“排行榜”后面的细节弄明白以后就会懂得,只看那个榜,是得不出谁比谁更强、谁比谁更优秀那样的结论的。
换句话讲,这个统计排名与其用在各个学校之间的横向比较,还不如用于某校自身的纵向比较来得更有价值。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