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一个叫Wolf Reinhart的德国人,用他冷峻理性的镜头记录下当时中国大街小巷的美食。那些熟悉的大闸蟹、火锅和红辣椒,在冷色调的背景下,居然让人温暖得落泪。

我们尝试从这些珍贵的照片里,探寻一个德国人和这些异国美食之间的故事,也许也是在寻找我们失去的味道。

秋季的更替,蒸上一只大闸蟹讨个彩头。
新婚的女儿回门,娘家会制作带有喜字的糕饼。

1985年,中国人对于食物的做法更自然。一双巧手,让日复一日的食物和日子,都充满着早古味。

合家团圆时,一个火锅一家人围着坐。

中国人懂得充分利用食材,他们不仅能保证美食的原汁原味,还能赋予食物更好的寓意。


外国人最不能理解,并难以下咽的中国美食——松花蛋。其实这颗还好,还不算太黑太绿。
应该是盐焗鸡。照片拍得这只鸡的皮肤可真好,哦,我的意思是,可真脆。
泡菜。应该不是佛跳墙?哈。。。
干烧鱼。中国的烹饪方法的确很多,煎炒烹炸蒸炖煮……就不继续说了,小心口水。
光炒面的做法就分南北,分东西。
鲜嫩的食材,这种东西在外国人眼里,一定是生吃的美味。
大包子大包子,中式汉堡包。
成品必须要讲究造型艺术,中国情结渗透在每一个环节。
这一定不是楼下拐角儿张老三他们家馄饨摊儿的作品。

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百吃不厌的点心。
看到此处,小编不禁唏嘘感慨,这个德国人当时看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这些固然很有意思,但比这些更有意义的是,我们此刻看到了什么,我们的内心深处到底想起了什么……

发表回复